实用的高三作文汇总5篇

来源:文萃都  本文已影响2.95W人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高三作文汇总5篇

高三作文 篇1

新一届的高三生将迎来崭新的生活。相关老师建议,新高三生在这个假期要炼好“身”和“心”,做好准备迎接。

部分中学的高三老师介绍,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些学生一进入高三,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这一年想象得十分艰苦,不经意地让自己在高三起点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还有很多学生把高三与家长的期望联系起来,时间一长,也容易会让自己压力过大。

据了解,高三一年除了知识的比拼 高三,更需要心理的较量。宏志中学心理老师张霞认为,高三一年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波动。新高三生现在就要给自己信心,轻装上阵,并时刻提醒自己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过分怀疑自身的能力,要多想真正要达到的目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在紧张的学习中保持韧性和毅力。新高三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多寻找自己的进步,慢慢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认知。

坚持锻炼,储备体能也是新高三生在这个假期要做的准备。高考还是一场体能的较量。每年高考前,都有一些考生因承受不住高强度的学习而生病,影响了最后阶段的复习。可见,好身体是保证有效复习的根本。

新高三生应利用暑期坚持体育锻炼,给自己储备充足的体能迎接高三。假期里,天气比较热,学生可以选择到离家较近的体育场馆进行锻炼,如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等,也可以去游泳馆游泳,还可以在小区里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跳绳、双脚跳、慢跑、仰卧起坐等。

需要提醒新高三生的是,暑假期间的运动要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开中午或下午比较炎热的时间段。另外,同学们一定要把身体的各个关节活动开,做好准备活动和保护措施之后再运动,以免受伤。

高三作文 篇2

生命是一场绮丽的旅行,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况,也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萧然。总有人在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殊不知只是因为内心无法释怀。若拥有一颗宽厚的心,定不会论风与晴,无论何时,皆是静谧好时光!

心至宽,则无内外之分。

杨绛先生说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这句话,我在三毛身上看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要怎样的女子才能活出如此风采,自然却又不随意。

无论是幼年时期自己为自己改名,还是只身一人飞向异国,或是毅然定居于撒哈拉,她都遵循着自己内心最原始的想法。纵然知道前方无尽险阻,依旧随心而动,不因外物而停下自己的步伐。

在我看来,三毛的心宽在于她从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如何评价;在于她始终信奉自己就是世界,在于她那——苦是自己,乐是自己的生活态度。

心至宽,则无荣辱之辩。

林语堂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何则?我想有两点。一是他本身的才学不可多得,无论是画画,写词,作诗,还是书法,都有极高的造诣。二是他的人生具有极高的话题性,这源于他的多重身份与多重人格。而为这两者增添一笔色彩的便是他那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

苏东坡的一生,有过高潮亦有过低谷。少年时有意气风发之态,深卷入政治斗争时有独立孤秋之悲。对于古代文人而言,这样的人生遭遇很是常见。但苏子面对这一切的态度让他在一众文人之中显得独具一格。因为一颗宽心,他将一切都看得很开,不论荣辱兴衰,都过得闲适怡然。他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亦歌曰“逝者如斯夫,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苏东坡的才华,纵观文学大堂,不乏与之匹敌之人;但苏东坡那荣辱不辩的心境,怕是无几人能与他并论。

心至宽,则无风晴之论。

沈从文没有高学历,没有显赫家世,却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在不乏才华横溢之人的现代文坛站稳脚跟。他靠着湘西人那一股血性,在竞争激烈的北京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解放初期,他被迫离开热爱的写作,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从事文物研究,可有科研成果,他却从不邀功。

即便经历了许多不幸,沈从文都保持着自己的宽厚本性,不争不趋,却又坚持向上。

心宽,是坚持自我,活出本心的率性;心宽,是淡泊名利,怡然自乐的豁达;心宽,是不畏浮云,奋斗不息的乐观!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于心宽一人而言,顺境逆境皆是自己的处境,无需抱憾,欣然接受,泰然处之即可。

在纷扰尘世中,以一颗宽心,闲看世易时移,物是人非,不亦乐乎?

高三作文 篇3

你是闯入我世界的小公主

在那个万物复苏,万柳抽丝的季节,你从远处悄悄走来。哦,是你呀,幽幽花香带来了悠悠琴声。

你刚刚转来没多久。

记得你刚刚转来的时候,梳着一个长而疏的马尾,快步走入教室,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着,一股清新慢慢传来。可是,没有人真正在乎你……

但,在我的世界里,你是突然闯入的小公主,天真善良、清纯无暇的小公主。

当时,正巧碰上调位,我无意中,闯入了你,你就坐在我前面,一抬头就能看见。而班主任刚刚实行的“红黑星制”的大权也在我的手中。开始几天我分明在你的眼中看见了几分羡慕,这让我骄傲了几天,也懊悔了几天。因为,我欣赏你的清纯你的脚踏实地,我开始对你另眼相看。

平白无故下雪了

就在我们友谊进一步增进时……

我们班主任刘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她,谁都想在语文课上大显身手。这天,又到上语文课……

“谁来说说课文的那个句子好,你是如何理解的?”

我分明看到老师的目光穿过丛林一般的手,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暗暗地在心里笑着。我的答案早已酝酿好了,一定会像一只蝴蝶,飞到每个人的心田,就只差老师叫出我的名字了,可她偏偏叫起了坐在我前面的你。

“我认为,描写景物的这一个句子好,我是这样理解的……”

天啊,连内容都和我的有异曲同工之处,我蒙。但我绝对不会怀疑她抄我的,绝对不可能。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时,班主任开始点评,“琴,她的答案一听就是自己写的,绝对不像某些同学一样,照着《一点通》就抄上……”

老师啊,你为什么确认她的答案是最好的呢?我的答案你还没听就淘汰了?唉——我在心里闷闷不乐,连春风在我看来都是那么无力。看着老师那神采飞扬的神态,妒心……我也渐渐对语文失去兴趣。

不止这些,谁不知道你有一个姐,宁,在六年级,学习成绩不用说,放学后,要等你一起走。记得有一次,我问你,有宁这个姐好吧?!你笑了一下,没有回答。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来没有过的那种幸福,竟洋溢在你的脸上,我狠……

那个夏天异常热,太阳炙烤着大地,水面上飘着一层白烟。可就在这三伏天里,下了一场雪,几乎禁锢了每一个人的心,更是在我和你不到半米的座位空里,筑起了一道又高又厚而坚实的雪墙。

一抬头就能看见你

语文课是你的天地,而数学课,却是我的乐园。

数学课上,我做对题的几率要占百分之八十以上,那时已经相当不错了,可那一次,你却被数学老师罚了站。

看到你懊悔而又无所措的样子,我竟没有了痛快感,只想帮你摆脱险境。于是,不禁的,我的手慢慢举起……

下课后,你主动找我复习数学,而我也在你的指导下,对语文,渐渐产生了兴趣。

雪墙被我们两颗火热的心逐渐融化了。我们一起苦学,一起狂奔,一起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积累那点点滴滴,连雪都“你们是一个世界的精灵吧!”我们对视一下,又笑了起来。

你还是一直坐在我的前面,一抬头就能看见你。

我是闯入你世界的灰姑娘

你、我、还有雪,我们也算是好朋友,当然还有文,哦,也许应该叫她慧。可同样的,茹、颖、硕、月、笑、君、凤、我,我们也是很好的“八姐妹”。我们八个人一起舞蹈、阅读、表演……可我认为,那不是真正的友情,是不会让人铭记于心的。

轰轰烈烈固然美丽,可谁又能断言,平平淡淡、真诚坦然的谈笑不是美?

你的到来让我看清了许多,懂得了许多,也体会了许多。

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世界的精灵。

可在你的世界里,我永远是个灰姑娘。

铭·记

现在,我们早已升入初中,幸运的是我们同校,不幸的是我们异班。平时见面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了,可我还是喜欢走过你班的时候朝你的座位张望一眼,看一看你埋头学习的样子,和同学打闹的样子。我是不是很傻?

你姐姐宁也回四川老家中考去了,你告诉我,那儿毕竟是你的老家,你们扎根于那儿的泥土。可我不明白哪儿的泥土不是泥土呢?

“说不定我也要走这条路哟!”你似认真非认真地说出了这句玩笑话,却让我的心凉了一大截,这一定预示着什么,但究竟是什么,我没问,没敢问;你也没说,也许,是不敢说。抬头仰望天空,天很蓝,云很白。

我们的成绩不相上下,也许这是一个无形的约定,约定只要考试,就在第一考场见,因此,我们没有一个人缺席。

那次考试之后,你在手上记下了我的手机号码当我想你索要你的时,你却推托忘记了。你,是在躲我吗?不然,为什么不见我那整天忙碌的消息喇叭为你开启?还是你忘了我?忘了那个曾为你坐在窗前发呆、夜里醒来发现枕头湿湿的女孩?

哦,也许你太忙了,汗水冲洗了那串数字,那就让我化作一阵风,带去一丝清凉,抚平你的头发吧!

露珠正在书写,风儿也开始铭记,让我们彼此珍藏,这份不变的友谊……

忆你

忆我

忆琴

邈远之外,悠扬琴声,哦,那是你吗?难道,你没有遗忘,我,这个和你一个世界的精灵?

高三作文 篇4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为了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高考命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20xx年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全国卷与部分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命题模式。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各省自主命题的推广与深入,高考语文试题的式样越来越新颖,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高考语文试卷的重量级版块—作文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自1998年起,高考作文开始摆脱一般材料作文的束缚。

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旦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的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

⑴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也可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

⑵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⑶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的文学体裁。

⑷不少于600字。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立意上对考生的限制不再那么严格了,可以从提供的两个文题中任意选用一个,也可以“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文体也由原来的单一议论文文体放开为“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让考生可以更大程度上摆脱材料作文的束缚,“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写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一种话题作文模式开始出现了。话题式作文要求的普遍出现使得考生可以在作文里涉及的范围更广了,“除诗歌之外,其他文体不限”文体的选择空间更大了。考生在立意上可以在话题允许的范围内张扬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文体的选择上可以扬长避短,不需要害怕再在考场上“戴着镣铐跳舞”了。

发展到各省自主命题,高考作文命题出现了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新命题作文多样化趋势。高考作文命题虽然多元化了,但是只要我们留心,就会注意到作文命题的要求中“题目自拟”“自定立意”“文体不限” 等字眼出现的频率很高。应该说,这样的变化发展趋势,使得考生不管是在选材,立意上,还是在构思,语言运用上,都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作文的难度是降低了,但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使得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状。

一、 现状

(一)、对作文教学的要求过松

很多高中生,甚至一些高中语文老师都觉得既然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部分对考生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了,题目可以自己拟订,立意可以自己确定,连文体都可以不受限制,那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就没必要去强化训练了。于是有些高中语文老师根本不把作文教学当一回事。表现在不把作文教学安排在正课时间里进行,而是随便布置一篇,让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完成。随便找篇材料来,或随便弄个话题。也学高考作文的要求,只要不少于800字,除了诗歌以外,随便怎么写都行。甚至有时连材料和话题都不给,因为学校要求一个学期必须写6到8篇作文,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只好叫学生按时交几篇作文过来。因为不够重视作文教学,所以作文是收起来了,但是在作文后面简单地写个“阅”字,或者批个日期,或者干脆借用某位语文特级教师或某某语文教育专家的为了防止千人一面的缺点,干脆把收上来的作文又发给学生,让学生互相批改。改完了就写下一篇,也不利用课堂时间评讲。这种情况下,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前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学生作文后又不去认真批阅,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作用了。有些高中语文老师认为既然高考语文作文对学生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学生在作文这一块又不能失分过多,还是要突出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上的主导性作用,于是便帮助学生走“捷径”,“指导”学生选取诸如《优秀作文选》《高考满分作文》上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范文拿来背诵。然后“教”学生如何通过“合法”的途径将别人的作文变成自己的作文。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肯定有学生活用得好,有些学生活用的能力差些,但等学生走上“正途”了,自己就不用再为学生作文拿不到高分而担忧了。

高中生都会察言观色,都能判断出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看到老师不把作文教学当一回事,就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自己也随便在作文书上“借用”一篇,交上去,帮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老师看到自己能拿出“量多,质优”的作文,必定很高兴,又何必再花时间去苦思冥想呢?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花些时间放在数理化的学习上。鉴于老师教导自己背几篇好文章就可以了,所以平时也不在对其他的优秀文章感兴趣,更不用说花大大量的时间去啃那些大部头著作了。有些认真写作的学生想写出一些自己的东西,又因为缺少老师的指导而导致作文出现偏题,中心不突出,文体不明等问题,或者因为自己的平时积累少,见识面过于狭窄,写作时候感觉内容空洞。导致“散文”“杂文”大量产生。

(二)教师对学生限制过多

与上面情况相反,有些高中语文老师,特别是教龄比较长的一些老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作文教学模式,感觉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有套路,能够得心应手,最能够写出一些有深刻思想的文章来。而对记叙文,散文嗤之以鼻,感觉那太肤浅了,是小学生,初中生捣鼓的玩意儿,高中生不能停留在那个初级阶段。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比指导学生写散文要方便些,实用些。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写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帮他们搜集相关可以作为论据的好材料,好诗词,名言警句。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专攻议论文,而对其他文体的训练相对来说少之又少,甚至禁止高中生写其他文体的作文。稍微放松一点也只是要求高中学生写叙议结合的作文,并强调必须把重点放在议论上。写作步骤,写作体裁,甚至连作为论据的材料都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提供的来运用。这样一来,老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就把立意,文体箍死了,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路,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导致“制造”出大量的大同小异的作文“产品”的结果。

二、对策

1、转变观念

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高考模式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意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不是说要考倒考生,也不是要放任自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搬用原来的一套来训练学生专攻一种文体。也不要只重分析,轻写作。对学生限制过多就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到作文枯燥无味。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每样能力都不可或缺,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人为地把这四个方面割裂开来,不能偏重哪一项而不顾其他。所谓“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与表现的机会,不是说考生可以随便写,胡乱写,也不是说可以准备几篇范文就可以随便套用,不确定的因素实际上要求学生的基本功更扎实才行,是指学生在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文体,可以确定几种立意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种自己最好把握,最能展示自己才华的一种方案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写作文这一块上做到各种文体都能写,又有写某种文体的特长,做到“一专多能”。

2、科学指导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训练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尽量不做;学生还不会做或做不好的,老师要指导但尽量少做。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命题开始,就要采取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变高中学生写作时无兴趣为有兴趣,变暂时兴趣为长期兴趣,变教师要学生写作文为学生自己要写作文。具体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启发他们下笔前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写出初稿后要认真思考如何修改、如何加工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自习时间为学生推荐美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自认为比较好的文章,在同学们之间交流,从而扩充学生的视野,积累素材。

3、细心批阅

学生作文完成后,就象一个工人生产出一种产品后希望得知自己产品的质量如何一样,很希望知道老师对自己的作文是个什么评价。教师的批阅能够对他们的成功之处加以赞赏,对不足之处委婉地提出建议,那么学生从教师评语里能够得到写作的信心和需要努力和提高的方向。如果教师只布置作文任务,而不仔细批阅,那么学生就感到老师对作文不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被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在哪方面努力,作文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自然对往后老师布置的作文不感兴趣。当然,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批阅,可以把全批全改,部分批改,学生相互批改等批阅方法综合运用。总之,要对学生作文认真批阅。

4、适当点评

作文批阅完成之后还要注意利用课堂时间适当对学生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可以就全班此次作文普遍在哪些方面很成功,哪些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进行点评。并可选取写的比较好的作文作为范文,指出哪些地方写得很成功,同学们要多加学习。选取中等水平的作文让同学们去分析哪些地方成功,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在师生共同的点评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这样一来全班的作文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对作文教学重视,要抱科学的态度对待不断变化的高考作文发展趋势。在平时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做到学生写作前的科学指导,写作后的细心批阅和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能力。真正让高中生经过三年的科学作文训练,能够在高考考场上在作文这一块上能做到“游刃有余”!

高三作文 篇5

这里是城市边缘的余角,是城市触觉延伸不到的地方,是发霉的,陈旧的,以前光鲜过的地方,也早已被皱纹抹了一头一脸。凝刻在斑驳的青石板上的古呓,源远着数百年风华的遥远的画面,飘渺的如同暮钟般的罄音,就像蓬莱岛上的一则传奇蒙印着典色,落满历史尘烟的人楼阁榭,似乎被远古拉长,渺渺于烟霞之中,流年在这里回转,恍惚成久违的传唱。那便是关于古巷的沉忆,它就如同一湖沉淀数百年风尘的清水,静默着微笑。湛江就有很多古巷,坐落在城市之中。

晨曦中迎来芳菲的露水,凝结在古巷朦胧的罅隙中,人们在久微的“浣纱”中醒来,沉睡的古巷开始摇醒冗长的梦,和着木桶节奏的余音,人们在清晨中忙碌起来,古巷披着百姓的外衣哼着古老的曲子,会偶尔被炊烟呛一下,青石板脚下的一楼光鲜,横亘在古老瓦砾间,编织着谧动的欢欣,沿着古老的声音,那些镜头被缓缓拉长,古巷开始生动起来,人们在寻里敦睦友谊,订立烟盟,孩童在狭小的古道上嬉戏,仁慈的精灵在清泉和井水周围飞翔,古巷笼罩在一片朝气之中,年近古稀的老人靠在青藤木椅上,斜倚在树阴之下,闭着眼睛慢慢摇晃,那些坠落在眉宇间的沧桑,与古巷静静地融合,那些故事被风吹散在古巷的某一个角落,不留下任何一丝痕迹,它们曾经纵情纵夜地歌唱,现在伴随着古巷,和着被覆盖烟尘的弦律一起悄悄静默。

静静地走在青石板上,聆听思想的声音,那来自远古追寻的瑶唱,心灵会变得安谧,在沉酵的空气中远行,沿着仄仄的古巷渐行渐远时,会发现那些醇厚的画面盈现在我们眼前,凝眸处,似乎又在诉说一段新愁,当渐渐与古巷融为一体时,就像沿着时间的河流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

当黄昏的余华消尽,人们踏着晖华各自归宿,木门前翘着盼望的妇人,劳作归回的汉子,嬉尽的孩童,归栖的鸟儿,古巷流溢着温馨的色调,显现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境。古巷在渐渐溢满的苍茫中结束一天,朝为夕露,暮作沉寂。

唐寅流淌不止的诗行从青石上滑落,化作今日的静谧,那是个优美得有些黯然的地方,就如同一颗古心置于大城市的喧器和繁华之中,是与尘巴隔绝的另一个世外桃源,它就这样静默着,悠悠地弹奏它的色调。几百年亘古不变,化作舟泊枫桥的臆想,如同一位邈远天地情的老者,笑着看着人们生长,老去,生生不息,然后悄悄披上历史质色的外套,抹了粉套着旗袍的歌女,坐在秦淮河尖尖的小路里晃悠悠地荡了开去,古巷也拄着拐杖走得越来越远了……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